唐代法帖中的贺知章草书孝经字帖,堪称书法艺术之瑰宝。贺知章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,将孝经这一传统经典诠释得淋漓尽致。其字迹潇洒飘逸,笔力雄健,字里行间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这幅字帖不仅展现了贺知章高超的书法技艺,更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“唐代法帖 | 贺知章草书孝经字帖作品欣赏”相关内容,欢迎阅读。
贺知章草书孝经字帖
贺知章,这位唐朝的书法大家,其草书作品《孝经》可谓是书法界的瑰宝,如今静静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,默默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。
这幅珍贵的法帖,纵长26.0厘米,横展265.1厘米,每一笔、每一划都凝聚着贺知章的才情与心血。它在十七世纪的后半期,穿越了浩瀚的海洋,传入东瀛,成为日本皇室的珍藏。明治年间,这幅作品由近卫家进献,进一步彰显了其非凡的艺术价值。
这幅《孝经》以草书书写,每行字数不等,从四字到十六字,总计千余字,虽无署款,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贺知章的才情与风采。据卷末的小楷款识记载,这是“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”,由此推测,这很可能是贺知章的真迹。北宋的《宣和书谱》中也曾著录有贺知章所书的《孝经》,可见其影响之深远。
在《孝经》中,贺知章巧妙地融合了隶书的意韵与章草的风骨,使得整篇作品气息高古,点画激越。粗细相间的笔画,虚实相伴的布局,无不体现了贺知章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其结体左俯右仰,随势而就,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跳动着生命的韵律。章法犹如潺潺流水,一贯直下,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,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。
贺知章的草书,不仅体现了其风流倜傥、狂放不羁的个性,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艺术造诣。他的书法,既有古人的遗风,又有自己的创新,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,推陈出新。这样的艺术成就,自然赢得了文人学者们的广泛赞誉。
贺知章善草隶,其书法风格独特,深受后人推崇。温庭筠曾赞誉他的草书“笔力遒健,风尚高远”,可见其书法之功力深厚。窦臮在《述书赋》中更是对贺知章的书法赞不绝口,称他“落笔精绝,芳嗣寡仇”,并将其书法与大自然的美景相提并论,足见其书法之魅力无穷。
窦氏兄弟对唐代名家书法多有讥贬,却唯独推崇贺知章,认为他的书法“与造化相争,非人工所到”。这种评价,无疑是对贺知章书法成就的最高赞誉。吕总在《续书评》中也称赞贺知章的书法“纵笔如飞,奔而不竭”,形象地描绘了他书法的奔放与激情。
陶宗仪在《书史会要》中更是对贺知章的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他“善草、隶、当世称重”。他的草书不仅技艺高超,更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与情感,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与感染力。
贺知章的草书《孝经》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,更是一部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与推崇。
艺术扩展: 唐代时期相关作品推荐
作者简介
贺知章(公元659年-744年),字季真,晚年自号四明狂客,越州永兴(今浙江省萧山)人,少时就以诗文知名。唐武后(武则天)证圣元年(695)中乙未科状元,授予国子四门博士,迁太常博士。后历任礼部侍郎、秘书监、太子宾客等职。为人旷达不羁,有“清谈风流”之誉,晚年尤纵,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、“秘书外监”。八十六岁告老还乡,旋逝。属于盛唐前期诗人,又是著名书法家。
评论